0%

The Art of Clear Thinking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爱默生

1、 幸存偏误:不要光看成功者的辉煌,看到底有多少失败者,他们又死得多惨。
4、从众心理:傻逼一死死一车——聪明人会独自去死XD
5、不要纠缠于沉没成本,不然你会越沉越深
6、互惠偏误:人情债不好还,除非你真的想和某些人打交道,否则最开始就拒绝
7、确认偏误:不要过滤掉那些相反信息——最好主要总结和积累它们,因为需要很多成功要素加在一起才能带来成功,而致命伤只需要一处
9、权威偏误:这个星球上有100万专业经济学家,没有一位有效预测过经济危机。
10、对比效应:最好别相信那些想挣你的钱的人给你树立的参照系,而是自己拿纸和笔计算一下
11、现成偏误:依靠全面的数据系统,而不是眼前的现象
12: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把这句话拿来骗别人吧
13:故事偏误:最好的不再被故事欺骗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去写
14:事后诸葛亮偏误:如果想知道你是多么糟糕的预言家,记得写日记
15:司机的知识:别鹦鹉学舌一样卖弄那些自己不懂的东西,同样,别追在鹦鹉屁股后面
16:控制错觉:把那些没用的按钮留给别人,给自己找点儿其他有用的事情

17:激励过敏倾向:在你提出一项奖励之前,最好先考虑一下这种奖励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最好考虑到大多数人的鼠目寸光和自私自利这个基本前提
18:回归均值:如果你没有统计数字表格,就别相信某个做法是一定有效的
19:公地悲剧:听布老师的话,赶紧私有化!哈哈哈哈哈
20:结果偏误:只要股票市场上的猴子足够多,它们中迟早有一个会成为亿万富翁,这不代表你能从它身上学到什么成功经验

21:选择的悖论:选项越多,人们的坚定程度和行为能力就越低,想想该怎么去影响别人吧……
22:讨喜偏误:这个其实不是偏误,事业只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当然愿意为他们喜欢的人多做一点儿,有时候甚至是非常多——所以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真的很重要,成为别人生活中的光吧
23:拥有效应:如果想挣钱,就不要得囤积症
24:奇迹:只有成功发生的巧合才叫奇迹
25:团体迷思:如果不想所有人一起死,就安排一个人专门唱反调
26:各种概率偏误:拿出纸和笔来
28:稀少性谬误:物以稀为贵,用这个来骗傻子,然后自己用耐用的量产货吧
30:赌徒谬误:如果你数学不好,别赌,如果你不懂出千,别赌

31:锚定效应:给别人脑袋里扎锚,而不是自己的
32:归纳法: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全景,归纳法是不保证永远成功的
33:规避损失:有时人们比起盈利更害怕损失,所以多吓他们,谁叫他们贱
34:社会性懈怠:所以说共产主义死无葬身之地啦
35:指数增长:人们对几何级数不敏感,所以想隐瞒,就用增长率,想吓人,就用结果
36:赢家的诅咒:别玩皮洛士的胜利
37:人格特征谬误:人们习惯将问题归结到具体个人身上,又一个可利用的弱点
38:错误的因果关系:消防员出动越多,火越大,所以要灭火最好裁撤消防员,哈哈哈哈哈
39:光环效应:给自己拿个墨镜再说
40:替代途径:其实就是好好考虑自己行为的代价,认真想想自己失去的能更好让你判断自己得到的

41:预测的错觉:如果没有完整的历史记录,就别相信预言家——有也最好别信
42:关联谬误:人们习惯把看似相近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又一个可以用来误导他人的方法
43:框架效应:同一件事在不同叙事模式下给人印象完全不同——哈哈,这个我太擅长了
44:行动偏误:除非你真的知道该干什么,否则不要为了自我安慰而行动,那样往往更糟
45:不作为偏误:人们通常认为不作为的责任比较小,又一个可以利用的弱点
46:自利偏误:别给自己找借口,你会蠢得不能直视,卑鄙得难以置信
47:享乐适应症:人们总是会慢慢适应那些更好的东西,所以注意节制,不然后面会很疼
48:自我选择偏误:又一个需要全局统计信息解决的麻烦——总之,别真把自己当成宇宙中心,这个法则只有在疼痛的时候才是生效的
49:联想偏误:别瞎想了,没错,你,就是说你呢!
50:新手的运气:没运气的新手都已经埋进坑里了——你也快了
51:认知失调:狐狸的葡萄不好玩,最好只评价你真的了解的内容

目录

自序
1、幸存偏误
为什么你该去逛逛墓地

幸存偏误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不了解现实的你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不了解现实的你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

哪怕你的成功纯属偶然,你也会发现你与其他成功者的共同点,并将它们诠释为“成功因素”。不过在逛失败者(人员、公司等)的墓地时你会发现,这些人经常也运用了他们以为的“成功因素”。

幸存偏误意味着:你系统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幸存偏误:你系统性的高估了成功概率。
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哈佛是好大学还是烂大学?我们不清楚

职业游泳者体形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一旦我们混淆选择标准和结果,我们就会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如果没有这种错觉,一半的广告都不会奏效。

快乐的人不愿认识到,其实快乐大多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中恒定不变。因此游泳选手身材错觉也是自我幻觉。如果快乐的人还来写书,这一欺骗就完美无缺了。

为此,请你从现在起远离成功自助图书,它们百分之百是那些天生具有快乐倾向的人所著。书中从头到尾都是好点子,但读者不知道,这些点子对数十亿人都不管用——因为倒霉蛋是不写成功自助图书的。

结论: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强健肌肉、美貌、高收入、长寿、影响力、快乐,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你要诚实地对待自己。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凡是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的时候,你都要仔细看看。就像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要诚实的对待自己。(名校效应)

3、过度自信效应
你为什么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我们总是系统性地高估我们的学识和预测能力——而且高估得很厉害。对于过度自信效应,重要的不是单个估计是否正确。过度自信会令你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过度自信效应对专家的影响比对非专家的影响还严重,一位经济学教授在预测油价的5年走势时会与非经济学家一样出错。只不过他这么做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1)不存在相反的不够自信效应。(2)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女人较少高估自己。(3)不仅乐观者会受到过度自信效应的影响,就连自称悲观的人也会高估自己——只不过高估的幅度要少些罢了。

结论: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过度自信效应: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做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做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的判断形势。(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打鸡血的正能量而是更清醒的认识自己,自卑和自负之间不过一纸之隔)

4、从众心理
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英国作家毛姆讲道:“就算有5 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从众心理(有时被含糊地称为随大溜)是指: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换言之,越多的人认为一个想法正确,这个想法就更加正确——这当然是荒谬的。

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呢?因为我们过去的进化过程证明了这一行为是生存良策。这一行为模式深深植根在我们体内,我们至今还在使用它。

当一家公司声称它的产品“销量最高”时,请你表示怀疑,凭什么一种产品“销量最高”就应该更好呢?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从来不是天生理性的,就像在《乌合之众》里所说的“从众效应”,可以追述到人类还是原始人的时候,当跟你一起狩猎的大伙儿大叫“有狮子”的时候,你是呆在原地,独立思考判断呢,还是不假思索,赶快撒丫子跑路。显然是后者的后代延续了下来。这种非理性的基因深藏在我们骨子里。
但是,在现代社会里,缺乏理性和逻辑思维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5、纠缠于沉没成本
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每个决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业务上的,始终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的。这种不确定情形下的权衡是理性行为。然而,在我们已经投入特别多的时间、金钱、能量、爱等因素之后,沉没成本令人难以放手、难以释怀。

为什么会有这种荒谬行为呢?因为人类想努力表现得坚韧,坚韧是我们发出的可信信号。

有许多好理由支持你继续投资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作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互惠偏误
你为什么不该让别人请你喝饮料

互惠是风险管理,没有互惠,人类——还有无数种动物——早就灭绝了。然而互惠也有可恶的一面:报复。紧接着报复的是反报复,然后你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生活中常见的是,人们几乎都不能忍受亏欠,出于纯粹的互惠义务,往往要接受一些温和的敲诈,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而导致无法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善良的人们要注意,小心陷入互惠偏误,特别是喜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大侠们,学会冷漠,那需要你锻炼并具备另一种成功物质:勇气

7、确认偏误之一
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你要格外小心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换句话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因此被称作反驳证据)的新信息。这是危险的。

赫胥黎说过:“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但我们恰恰是这么做的。

在经济界,确认偏误特别猖獗。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更仔细地倾听是值得的。它的背后经常隐藏着很普通的反驳证据。

只想证明自己的理论是对的和试图证明自己的理论是错的——有意识地寻找反驳证据——其结果会很不一样。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确认偏误: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也就是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传播学理论——选择性注意)
我们不喜欢我们的信念被攻击的千疮百孔。但实际上不是我们在我们的信念前竖起一块挡箭牌,实际情况恰似对方在使用消音器朝我们射击,子弹落下,我们却听不到声音。
互联网让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志同道合者。我们阅读支持我们理论的博客。新闻个人化使得相反的意见根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电脑屏幕上。我们越来越多的活动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区里,这更佳佳深了确认偏误。(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更宽了,却让思维变窄了,并且让人们在一票志同道合的群体中享受着这种被肯定被认知的假象)
解决方法: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节食、成功策略等,然后寻找反驳证据。

8、确认偏误之二
干掉你的宠儿

我们会就方方面面提出假设,可一种理论越是模糊,确认偏误就越强。比如“人是善良的”想法和“人是邪恶的”想法,双方都能找到足够的证明,并过滤掉反驳证据(相反的证据),得到支撑他们世界观的大量证明。

占星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行事原则也是一样。他们的说法如此含糊,它们像磁铁一样吸引证明。

宗教信念和哲学信念因其含糊性更是确认偏误的杰出温床,它在这里疯狂地滋生。

确认偏误对经济记者的影响之大非其他行业可比。成功指南和生活援助手册也是按照这个原则撰写的。

结论:请你与确认偏误作斗争。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节食、成功策略的,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是一桩艰苦的工作,但作为聪明人士,你不会躲避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权威偏误
你为什么该藐视权威

出错是人类的通病,但重要的是,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

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许多。还有,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这就是权威偏误。

存在权威时,社会总是乐于跟从。如果权威们想跨界得到认真对待,将会引起混乱。比如,当一位职业网球运动员推荐咖啡机或一位女演员推荐治疗扁桃腺炎的药的时候。

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待权威: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权威,能把自己给认识清楚了就不容易,太多的人连自己都没弄清楚就开始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更甚者直接就开始对未来世界高谈阔论)

10、对比效应
你为什么最好别找模特儿等级的朋友一起出门

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判断出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我们很难作出绝对的判断。

对比效应是常见的思维错误之一。没有对比效应,就完全无法想象打折生意。

我们就像鸟儿听到枪声一样会对对比做出反应。我们扑翅飞起,很快行动起来。不利的一面是,我们发觉不到逐渐发生的小变化。比如不会注意到钱是如何消失的,它的价值不断下跌,但我们发觉不到,因为通货膨胀是逐渐发生的。

如果你是女人,想找一个男人,你千万不要让你的模特儿等级的朋友陪你一起出去。男人会因此发觉不到你的真实魅力。你独自去就好。更好的办法是:你带上两个比你难看的朋友去参加舞会。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14291a965c3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37页,“对比效应”,在《定价》这本书中被描述为“锚定心理”。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兄弟两经营服装店,每当哥哥发现试穿的顾客挺喜欢某套衣服的时,他就会装得有点耳聋,大声问他弟弟,这套西装多少钱。 弟弟回答“42美金”, “啊,多少钱?”假装耳聋的哥哥继续问,“42美金”,然后哥哥回头对顾客说,“我弟弟说22美金”。
如果你是顾客会怎么办?
大多数顾客会赶紧把22美金放到桌上,然后飞快地带着衣服逃离现场。
其实,这套衣服本来兄弟两只打算卖15美金。

在投资中这种谬误也很常见, 当一只价格100元的股票跌到30块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很便宜”,其实,这只股票的价值只有区区3块钱。

11、现成偏误
你为什么宁可用一张错误的地图,也不愿没有地图

现成偏误是指: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由于现成偏误,我们的脑子里总有一张错误的风险卡,系统性地高估或低估某些风险。

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东西,它是剧本式思维,而不是量化思维的。

某种东西重复出现,我们的大脑就很容易重新提取它。它并不一定是真的。人们都是先使用现成的数据或配方,在这个基础上作决定——结果经常是灾难性的。

应对办法: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因为你独自战胜不了现成偏误。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2、“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如果有人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你应该敲响警钟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是确认偏误的一种变体,使用这个花招大大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不管怎样,他都是对的。

宗教为这一策略的成功提供了最好的证据。

结论:如果有人说:“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你脑子里就该敲响警钟。不过请小心:确实有那样的情形,先是再次下滑然后回升。事业的转换可能会耗费时间,会造成停发工资,一个企业的重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所有这些情况,人们很快就能看出措施是否有效。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请你望着里程碑,而不是望着天空。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3、故事偏误
为什么就连真实的故事也是骗局

故事偏误是指: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们排斥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

在媒体里,故事偏误像瘟疫一样肆虐。

我们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抽象事实。这是一种不幸,因为为了不重要的方面,重要方面被忽略了。(这同时也是一种幸运,否则就只有非小说类图书,而没有小说了。)

结论: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

应对方法:请你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请你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

训练方法: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故事偏误: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我们这样做实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应对方法:请你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成功的人喜欢把光鲜的东西展示给人看,并且夸大个人努力的成分,而现实实际相差太大。就像《中国合伙人》上映的时候俞敏洪说的,真正的新东方怎么可能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就说的透的)

14、事后诸葛亮偏误
你为什么应该写日记

事后诸葛亮偏误绝对是最顽固的思维错误之一,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为“我早知道现象”,即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

事后诸葛亮偏误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预言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这会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一个建议:请你记日记,写下你的预测,你会惊讶你是多么糟糕的预言家。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事后诸葛亮的解决方法:坚持写日记,写下自己的预测——有关政治、事业、体重、股市等,不时的拿自己的记载与实际情况相比较。(要开始写日记的习惯)

15、司机的知识
你为什么不可以把新闻播音员说的话当真

查理・芒格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以获得知识的人们,另一种是指那些装得好像他们知道的人。他们会模仿别人表演,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

巴菲特的生活信条是: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限在哪里。

结论:请你不要信任司机的知识。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就说“我不知道”。而从“司机们”那里,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句话。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6、控制错觉
你实际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

许多人都存有这样的幻想:他们想靠传播正能量影响世界。

控制错觉是指: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

如电梯里的“开门、关门”按钮,其实与电梯控制器并不相连,科学里称它们为“安慰按钮”。(比如能够稍许影响自己命运的错觉可以让集中营里的犯人有勇气活下去。)

请你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7、激励过敏倾向
你为什么不该按实际开销付钱给你的律师

人们会对激励机制做出反应,这不奇怪,人都会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令人吃惊的是两个次要方面:第一,一旦有激励加入游戏或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第二,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好的激励机制会将目的和激励联系起来,相反,差的激励机制则与目的不符,甚至有损目的。

请小心激励过敏倾向,如果你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行为感到吃惊,请你想想,那后面隐藏着什么激励机制,你可以这样解释90%的行为。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8、回归均值
医生、顾问、教练及心理治疗师的作用令人怀疑

极端成绩和不太极端的成绩总是来回交替,围绕均值摇摆。

忽视回归均值,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老师会得出结论,惩罚比夸奖更有效。

当你听到诸如“这一年公司业绩很糟糕,我们请了个顾问回来,现在业绩恢复正常了”的话时,很有可能就是回归均值在起作用。

回归均值:极端成绩与不太极端的成绩总是来回交替,具有一定周期性。老师、医生的很多话不一定是对的,相反可能是回归均值在起作用。(因为有回归均值在,所以人一定不会一直成功也不会一直失败,大多数人的人生最后都是会回归平静的)

19、公地悲剧
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但这并不是说,自利的行为是绝对不道德的,悲剧只有当到达了系统再生能力的极限时才会出现。

公地悲剧是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的对立面。

我们不可以指望人类的道德理性,厄普顿・辛克莱说得一针见血:“如果某人的收入取决于不理解某事,要让他理解就会很难。”

如果有人真想解决公地问题,只有两种可能:将公地私有化或加强管理。对于无法私有化的东西,必须加强管理。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结果偏误
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初做决定的过程。这种思维错误又名史学家错误。

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做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而做出的吗?如果是,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1、选择的悖论
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选择多是进步的标尺,有所选择是将我们与计划经济和石器时代区分开的东西。有所选择令人幸福,但这也有一个“度”,过多的选择会降低生活质量。专业术语称之为选择的悖论。

原因有三,第一,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

第二,选择范围大会导致做出更差的决定。(比如,选择太多,导致将复杂的情况浓缩成唯一的标准。)

第三,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不满。选择越多,在选择后就越没有把握,因而也就越不满。

怎么办?请你在端详面前的选项之前,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请你写下你的标准,并务必遵守他们。你要明白,你永远做不出完美的选择。要想做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物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就满足于一个适合你的“好答案”吧。在生活伴侣这件事上也是如此,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2、讨喜偏误
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讨喜偏误是指:某人越讨喜,我们越倾向于从这个人那里买东西或帮助他。

什么叫讨喜?

1、外表有吸引力。2、在个性、出身和兴趣上与我们相似。3、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这三个因素是依次排列的。

“复制”是销售的标准技巧。销售者设法复制对方的手势、语言和表情,这会让买方觉得他讨人喜欢,做成生意的可能性就更大。

所谓的传销(通过朋友销售)之所以管用,靠的就是讨喜偏误。援助组织也常利用讨喜偏误,他们的广告中几乎全是讨人喜欢的孩子或妇女。就连动物保护组织也常利用讨喜偏误。一种动物看世界的方式越像人类,我们对他们就越有好感。

政治家更是将讨喜偏误的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

结论:你在判断一笔生意时应该坚持不受卖方影响,请你不要考虑他,更好的办法是:请你想象他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62a73b3306b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讨喜偏误: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我们都太孤独太寂寞了,太希望被别人喜欢被别人需要,从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但最后我们都变成了别人而丢了自己)

23、禀赋效应
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

禀赋效应是指: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

禀赋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上表现得很明显,卖方总是将他们的房产估计得高于市场价格。

因为让我们放弃要比让我们囤积难得多。

禀赋效应甚至神化了我们可能会拥有的财产,拍卖公司就是以此为生。

结论: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请将你拥有的视作“宇宙”临时留给你的某种东西。要知道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又会被拿走。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禀赋效应: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请将你拥有的视作“宇宙”临时留给你的某种东西,要知道你的拥有的一切随时有会被拿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执着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是愚蠢的)

24、奇迹
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的发生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请试着做一下概率计算)

25、团体迷思
共识为什么有可能是危险的

你不想做个“捣蛋鬼”,你对你的异议也许也没有把握,其他人也不傻啊,他们全都意见一致,那就不吭声吧。

团体迷思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是指一群智慧的人做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做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

一个智囊团的成员通过建立错觉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团体精神”。这些错觉之一就是无限的信任。

结论:如果你是一个智囊团的成员,无论何时,你都要讲出你的看法——哪怕这看法不是很中听。你要仔细考虑没有讲出的意见,必要时要甘冒被隔离在温暖团体之外的风险。如果你领导着一支团队,请你指定某人唱反调。他将不是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但也许是最重要的人。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6、忽视概率偏误
累计奖金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换个说法: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接理解。

人们把这种思维错误称为忽视概率偏误——这会导致做出错误的决定。

我们投资创建一家公司,是因为可能的利润让我们垂涎,但我们忘记了(或者懒于)查明新企业实现这种利润的概率。

许多投资爱好者仅靠对比利润率来比较他们的投资,更理性的做法是,考虑这两种投资的不同风险。但正因为我们没有天生的风险感,我们经常忘记风险。

结论: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由于我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风险,我们必须计算。在概率公开的地方——像彩票——这就很容易。而在普通生活中,风险很难估计,但又是躲也躲不过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例如,第113页“忽视基本概率”中所举的例子。 马库斯是个瘦瘦的男人,他戴眼镜,爱听莫扎特的音乐。 根据以上描述,请你认为以下哪种情况可能性会更大?
(1) 马库斯是卡车司机
(2) 马库斯是法兰克福的文学教授
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2),这是错误的,因为在德国(本书作者是德国人),卡车司机要比法兰克福的文学教授多得多,也就是说,按照概率来说,选择(1)更有可能获胜。
在这种情况下,对马库斯精确情况的描述以及我们的思维定势和感情偏好,让我们偏离了“纯粹的理性”的道路。

27、零风险偏误
你为什么会为零风险支付过多

某种东西在驱使我们过高地评估零风险。

人类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风险越大,其中包含的感情成分越多,降低风险对我们的安慰就越小。很显然,我们只信任零风险,它就像灯光吸引蚊子一样吸引我们。我们常愿意投资过多的钱,就为了彻底消除微小的剩余风险。这种风险成为零风险偏误。

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是你的积蓄,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友谊,你的敌人,还是你的土地。请你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研究表明,无论是中了百万彩票,还是半身瘫痪,都不会长期改变你的满意程度。不管发生什么事,快乐的人照样快乐,不快乐的人依旧不快乐。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8、稀少性谬误
为什么饼干越少越好吃

广告里常说“库存清货”,或“仅今天有货”,这示意着时间的紧缺。

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我们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魅力,这种反应在心理学里也称为“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请你仅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你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是否有哪位“伦敦来的医生”也想要它。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9、忽视基本概率
当你在怀俄明州听到马蹄声、见到黑白条纹时

精确描述误导了我们,让冷静的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忽视基本概率是最常见的思维错误之一,实践中所有记者、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常犯这种错误。

基本概率在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扁桃体炎有可能意味着病毒感染或脑瘤。病毒感染要比脑瘤常见得多(基本概率更高),因此医生会暂时认为,那不是脑瘤,而是一种病毒感染。这很理性。医生是受过基本概率训练的。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就是清晰的基本概率思维。(如不投互联网企业)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0、赌徒谬误
为什么没有一种平衡命运的力量

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这就是常说的赌徒谬误,但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

一只球可以持续落在黑色上,无论之前他已经落了多少次。

在某些情形下,极端的趋势会持续。一只暴涨的股票,在到达一定点位后可能依然会受到热捧,就是因为它如此出色——这是一种反向的平衡效应。

结论:请你仔细观看,看你面对的是否是独立的事件——不过这主要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请你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1、锚定效应
数字轮盘如何搞得我们晕头转向

我们选取某种熟悉的东西,大胆地从那里闯入陌生地。愚蠢的是,我们也会将锚定在根本站不住脚的地方。

一个对象的价值越无法确定——房地产、公司、艺术品——就越容易受锚定影响,就连职业人员也无法避免。

现实生活中,锚定效应随处可见。如果老师知道一个学生过去的学习成绩,就会影响他给学生的新论文打分。在这里,过去的成绩起了锚定的作用。产品包装袋上刊印的“建议销售价”也是一个锚定。职业销售人员知道,他们必须先设定一个锚——远在他们报价之前。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2、归纳法
如何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

一个信念每天都得到证明,于是它越来越坚定。

我们都有由观察个体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的倾向,这是危险的。如很少生病的人认为自己不会死。

我们可以用归纳法进行思考,然而一个例外就足以彻底否定一条经过上千次证明的理论。

因此归纳式思考有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没有它也不行。我们需要归纳法,但我们不可以忘记,所有的确信都只是暂时的。

以我们存在的事实来说明将来我们也会存在,这是一个严重的思维错误——估计是最严重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3、规避损失
为什么凶恶的面孔比友善的面孔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

在过去的进化中,只需犯一个愚蠢的错误,人就会死,只有那些小心谨慎的人,幸存了下来。

我们估计损失要比我们估计收益多得多,这不足为奇。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影响更大。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

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强烈。

在几乎所有公司的所有情况下,风险都大于可能的收益,因此员工都有畏惧风险的倾向。

我们无法改变:恶比善更有影响力,我们对不利东西的反应要比有利东西的反应敏感。恶行要比善行更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当然也有例外:在事关我们自己的时候。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4、社会性懈怠
团队为什么会使人懒惰

社会性懈怠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团队中个人的效率无法直接看到,而是与团队融合在一起的。在团队里,我们不仅会克制我们的效率,还会克制我们的责任。专业术语称之为责任扩散效应。

出于同样的原因,团体有甘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人们称这一效应为风险分摊。

结论: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人的时候(否则就不存在团队了),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5、指数增长
一张对折的纸为什么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线形增长,但我们对指数(或按百分比计算的)增长没有感觉。因为过去的进化没有让我们为此作好准备。我们祖先的经验大多是线性的。石器时代几乎没有人遇到过指数增长的例子,但今天不同。

计算倍增时间:把70除以用百分比表示的增长率可很快得到倍增时间。(70法则)

没有什么按百分比计算的东西,会一直增长,每个指数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达到一个极限。

结论: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真正有助于你的是计算器,或者在增长率小时,就使用计算倍增时间的诀窍。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6、赢家的诅咒
你愿意为100欧元支付多少钱?

赢家的诅咒是指: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

拍卖时的最高报价经常是系统性地过高——除非出价者拥有信息优势。

上市是被支付了过高价格的拍卖。当公司购买其他公司时——所谓的企业并购——主要就是赢家的诅咒在插手。

我们为什么会沦为赢家的诅咒的受害者呢?一方面,因为一种货物的真实价值是不确定的,出价方越多,报价过高的概率就越大。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想排挤竞争对手。

沃伦・巴菲特的建议:千万不要参与拍卖。

如果你在一个无法躲开拍卖的行业工作——那你就确定一个最高价,从中扣除20%支付赢家的诅咒效应。请你将这个数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坚决遵守它。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7、基本特征谬误
千万别问一位作家他的小说是不是自传

基本特征谬误是指,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些东西时低估情境因素。

尤其是在面对负面事件时,基本特征谬误会体现得更明显。我们将战争的“罪责”推给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的错,虽然战争是不可预见的事件,我们至今无法理解它的成因。

极度关注他人源自我们过去的进化史,隶属于一个群体是生存所必需的,被排斥意味着死亡,我们需要别人协助,因此我们才会这样过度地关注人。我们将90%的精力都用来关注人,只用10%的精力关注情境。

结论:不管戏剧多么让我们着迷,舞台上的人绝非孤立的,他们的表演离不开一个个情境,你若真想理解正在表演的戏剧,就请你不要只注重表演者,而是多关注他们的表演或舞蹈。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d9c3f6f6040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8、错误的因果关系
你为什么不该相信仙鹤送子

错误的因果关系几乎每天都将我们引入歧途。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你要看仔细。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就像仙鹤和婴儿一样。

39、光环效应
长相好的人为什么容易事业有成

光环效应是指: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

我们由容易得到的,或特别明显的因素,比如一家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势,自动推论到更难查明的特性,比如管理质量或发展战略。于是我们倾向于认为一家声誉良好的制造商的产品质量更好,虽然没有客观理由证明此事。

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在近100年前发现了光环效应。如果某人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美貌、社会地位、年龄)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其他的一切,从而过度影响其总体印象。

广告业很擅长运用光环效应。光环效应的“阴险之处”就在于它是无意识的。

当出身、性别或种族成为主要特征,普照一个人的其他所有特征时,这个效应就会造成不幸。

光环效应偶然也会产生美丽的后果——至少短期内是美好的。你所崇拜的人会显得非常完美,即使你的朋友指出他存在明显缺点,你也只会认为那是一种可爱的怪癖。

结论: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因此你要看仔细,请你排除醒目的特征。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0、替代途径
恭喜你赢了俄罗斯轮盘赌

替代途径是指:所有同样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情。替代途径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很少会想到它们。任何玩垃圾证券、期权和信用违约互换挣到数百万欧元的人,都不该忘记,他同时有一堆危险的替代途径,它们会直接将他拖进毁灭。

结论: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比起你通过无惊险的平凡途径获得的成功,别拿通过冒险的替代途径获得的成功太当真。

蒙田说:“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1、预测的错觉
水晶球如何歪曲了你的目光

事实证明,最糟的预测家恰恰是那些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专家,尤其是世界灭亡预言家,其中又以瓦解论的代表为最。

“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问题是: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以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好名声的形式。换句话说,社会给了这些人不受约束地预测的权利。

一件事情越复杂,时间跨度越长,其未来的发展变化就越多。

结论: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这位专家的预测有何约束机制?第二,这位专家的预测准确率有多高?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2、关联谬误
有说服力的故事为什么会误导人

为什么会掉进关联谬误的陷阱呢?因为我们会直觉地理解“和谐的”或“可信的”故事。

存在两种思维:一种是直觉、机械、直接的思维,另一种是有意识、理性、缓慢、有逻辑性的思维。只可惜早在有意识的思维开始之前,直觉思维就得出了结论。

结论:请你忘掉“左半脑和右半脑”的说法吧,最重要的是直觉思维和有意识的思维之间的区别,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顺从它们对你是有好处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3、框架效应
言为心声

言为心声,同样的内容,换个不同的说法,效果完全不同,心理学里称之为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美化是框架效应特别喜欢采用的方式之一,股票下跌被称为“回调”,“问题”不是“问题”,而是“机会”。

如果我们只关注整体的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我们也是在顺从框架效应的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全面观察所有方面,换成另一个框架,我们也许会做出不同的决定。

结论:你要意识到,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也不能描述,每个事实——不管你是从一位朋友那儿听到的,还是在一份严肃的报刊上读到的——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本章也不例外。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我们只关注整体的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我们也是在顺从框架效应的规则。(传播学理论——刻板印象、议程设置理论)
你要意识到,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也不能描述,每个事实——不管你是从一位朋友那儿听到的,还是在一份严肃的报刊上读到的——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44、行动偏误
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特别是在遇到新情形或不明情形时,就会发生行动偏误。

沃伦・巴菲特说:“在投资时,行动与成绩没有相互关系。”

行动偏误常出现在最有教养的圈子里。为什么会有行动偏误?在过去,闪电式反应关乎生死存亡,思考则可能会致命。我们全都是这些迅速反应者的后代。但我们今天的世界与过去不同——与行动相比,今天的世界奖励深刻的思考,这一转向让我们很难适应。

社会更喜欢下意识的行动,而不喜欢有意义的等待。

结论: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什么——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受些,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事实甚至往往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这个社会更喜欢下意识的行动,而不喜欢有意义的等待。因为我们都等不了,快速成功学太有诱惑了,出名要趁早简直是至理名言,如果不能赶紧成功那人生就是失败的,这是什么见鬼的价值观)

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什么——不管他有没有帮助。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受些,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事实甚至往往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人类的全部不行就是他们不能安静的呆在他们的房间里”

45、不作为偏误
为什么你不是答案就是问题

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不作为偏误解释了,为什么事实证明注射疫苗能降低生病的风险,但家长们在要不要给自己的孩子注射疫苗时还是会犹豫不决。我们感觉故意放弃不如受谴责的主动行为严重。

行动偏误是不作为偏误的反面吗?不完全是。当形势不明、矛盾,看不透时,行动偏误就会插手了。此时我们倾向于做无用功,哪怕没有这么做的合理理由。而不作为偏误的形势大多是一目了然的:今天的行为可以防止未来的损害,但防止损害对我们的激励并不强。

不作为偏误很难辨认——放弃行动不像采取行动那么容易看出。“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6、自利偏误
你为什么从不自责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这就是自利偏误。

这样做的最简单的原因可能是:这样我们会感觉好一些。

一般来说,自利偏误造成的损失有限,若非这样,过去10万年的进化早就消灭掉这一思维错误了。不过要小心,现代世界里存在不能一目了然的风险,在这里自利偏误很容易导致灾难。

婚姻里也是如此:科学证明,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对自己为伴侣关系正常运转所作贡献的评价都高于50%。

如何应对自利偏误呢?你有对你直言不讳的朋友吗?如果有,你很幸运。如果没有,那你至少有一个死对头吧?好,那你就挑战下自己,请他不加掩饰的说出对你个人的意见。你会永远感激他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7、享乐适应症
你为什么应该缩短上班路程

享乐适应症: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变得更幸福。3个月后,你的感觉会与以前一样。

同样,我们也会系统性地高估负面情绪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这里有一些科学的建议:

(1)请你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例如往返交通、噪音、慢性疲劳等。

(2)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车、房屋、中奖、奖金。

(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你要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请你做你最爱做的事情——哪怕你要付出部分收入。请你为友谊投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8、自我选择偏误
请不要惊讶有你存在

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陷入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的陷阱中。

自我选择偏误无所不在。营销负责人经常会掉进它的陷阱。

男性抱怨他们公司里工作的女性太少,女性抱怨她们公司里工作的男性太少,这与倒霉毫无关系,因为抱怨者是样品的一部分。任何一个男人在一个以男性居多的行业里工作的概率都很高,女人也一样。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9、联想偏误
为什么经验有时让人变蠢

联想偏误:将相互毫无关系的事件联系到一起的倾向。

我们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原则上这样也很好,我们食用一种陌生果子,食后感觉不舒服,于是将来会回避相应的植物。知识就是由此形成的。只是,错误的知识也是这么形成的。

联想偏误会影响我们做决定的质量。比如,我们倾向于不喜欢送来坏消息的人。信使和消息内容被联系在了一起。结果只有好消息能抵达上层,从而会出现一张被扭曲了的形势图。

马克吐温说:“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里隐藏着多少智慧,我们就只吸取多少——不要多,好让我们不像坐过热灶台的猫一样。被烫过的猫永远不会再坐到热灶台上去——这是对的,但它也永远不会再坐到冷灶台上去了。”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0、新手的运气
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这是联想偏误的一种特殊情况:错误的与从前的成功建立联系。

赌场的赌客熟悉这一点,他们称这是新手的运气。

新手的运气在经济生活里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哪一刻开始就不再是新手的运气,而是天才呢?没有明确的分界,但有两条线索。第一,如果你长期比其他人成功,你可以认为,自己的才华可能起到作用,但你绝不能过于自信、自满。第二、参与的人越多,某人出于纯粹的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如果你在一个只有10名竞争者的市场上脱颖而出,这说明你有一定的才华。如果你在一个有千万名竞争者的市场上成功了,你就不应太骄傲(比如金融市场),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认为,你只是很幸运。

不管怎样,请你不要急着做出判断。新手的运气有可能是灾难性的,请你像一位科学家那样,武装自己,以防自欺欺人。请测试你的看法,请你试着证明它们是错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1、认知失调
你如何撒点小谎,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狐狸有三种方式缓和吃不到葡萄的恼人矛盾:(1)它最终还是想办法摘到了葡萄;(2)它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够,摘不到葡萄;(3)事后做出别的解释。最后一种情况称之为认知失调。

为了不承担自己选择的错误,我们宁愿自欺欺人,这是极不理性的。

52、双曲贴现
及时行乐——但请只限于星期天

随着时间长度的不同,我们做出的决定是不一致的,科学里称这一现象为双曲贴现,意思是: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

双曲贴现也就是我们受及时行乐的想法控制的事实,是我们过去的动物性的一种残留。动物不愿意为在将来得到更多奖励而于今天放弃一种奖励。

儿童延迟满足的著名试验——“棉花糖试验”显示:极少数孩子愿意等,而是否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是他们后来事业是否成功的一个可靠的指示器。

我们越大,建立的自我控制越多,我们就越容易成功地延迟满足。

结论:及时行乐的诱惑力极大——尽管如此,双曲贴现也是一种思维错误。我们越能控制我们的冲动,我们就越能成功地规避这一错误。我们对自己的冲动控制越小——比如在酒精的影响下——我们就越容易犯这个错误。及时行乐是个好主意——如果每星期一次的话。但天天享受,好像每天都是末日似的,却是不明智的。

作者:怒放的叶子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1f89f06c33c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谢

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作者:多贝里

电影很糟糕。1小时后我对妻子耳语说:“走吧,我们回家吧。”她回答:“肯定不行,我们不能白花30欧元买电影票。”“这算不上什么理由。”我抗议说,“30欧元已经花掉了,你在纠缠于沉没成本。”“你那没完没了的思维错误啊。”她说道。说到“思维错误”时她的嘴里好像含着什么苦涩的东西似的。

第二天召开营销会议。广告宣传的影响已经连续4个月远远低于预期了,我主张立即停止此事。广告部负责人用下列理由反驳我:“我们已经投入了这么多钱作宣传,要是现在停下来,那些钱就全都打水漂了。”他也是在抓住沉没成本不放手。

一位朋友被一段问题恋情折磨多年。那女人一次次欺骗他。每当他逮住她时,她都后悔不迭地回来,恳求他的原谅。虽然再跟这个女人维持关系早就没有意义了,他还是一次次接受了她。当我与他谈论此事时,他向我解释道:“我在这段恋情中投入了那么多感情,现在离她而去是错误的。”这是典型的纠缠于沉没成本。

每个决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业务上的,始终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的。我们的设想,有可能兑现,也有可能落空。任何时候我们都可能离开选取的小道,并承担后果,比如中断项目。这种不确定情形下的权衡是理性行为。然而,在我们已经投入特别多的时间、金钱、能量、爱等因素之后,沉没成本令人难以放手、难以释怀。于是已经投资的钱就成了继续做下去的理由,即使客观来看坚持下去毫无意义。投资越多,沉没成本就越大,将项目继续做下去的理由就越充分。

股市投资人经常成为沉没成本的受害者。他们在决定是否出售股票时常以买入价作为参照。当股价高于买入价时,就卖掉股票;如果股价低于买入价,就抱住不卖。这是不理智的,绝不可以让买入价处处扮演角色。唯一有效的是股市未来的前景(和可选投资未来的行情)。每个人都会出错,特别是在股市里。纠缠于沉没成本的不幸,其关键就是:你投资一只股票亏的钱越多,你越是抱紧它不放。

为什么会有这种荒谬行为呢?因为人类想努力表现得坚韧,坚韧是我们发出的可信信号。我们害怕矛盾。如果我们决定中断一个项目,我们就在制造矛盾:承认从前的想法与今天不同。继续执行一个无意义的项目是在推迟这一疼痛认识。那样我们就显得更坚韧。

协和式飞机是一个亏本的国有项目的典型例子。即使英、法两个合作伙伴早就认识到了,永远别指望超音速飞机的运营,他们还是继续投入巨资——只为了保住国家的脸面。放弃就等于投降。因此纠缠于沉没成本经常也被叫作协和式飞机效应。它不仅导致成本巨大,而且还会造成后果严重的错误决定。越南战争被延长的理由正是如此:“我们已经为这场战争牺牲了这么多士兵的性命,此刻放弃将是错误的。”

“我们已经行驶了这么远……”“我已经读了这本书的这么多页……”“我已经花了两年时间接受这个培训了……”从这种句子可以看出,你是如此与沉没成本难舍难分。

有许多好理由支持你继续投资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作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知识拆迁队 张雨欣 分享自《清醒思考的艺术》,中信出版社出版。

罗胖曰:
自从学会了搜集和储藏,“过去”就永远成了人生命的一部分。
捍卫“过去”,就成了捍卫生命的一种方式。
所以,关于“母校”,才有了一个精彩的定义——
所谓母校,就是那个自己可以随便骂,但是别人一定不能骂的学校。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cys.tony(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159071/

心理学家丹·艾瑞里做过一个实验,他随机给自己的学生分配球票,然后询问没有分配到球票的学生他们愿意花多少钱购买球票,以及问拿到球票的学生他们愿意以什么价格出售球票。结果前者均价是170美元,后者是2400美元。个人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人事物,认为自己拥有的人事物比别人的更有价值。

1972年有一个实验,有两组人,A组被告知自己肯定会受到电击,B组被告知自己有50%的概率受到电击。两组人被测试出在面对这个消息的时候的紧张程度居然是一样的!B组的数值被持续减小,40%,20%,10%,5%,结果仍然是没有差异的,直到0%。在面对风险时,人们更看重风险造成的后果,而不是风险的概率。

如果有人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你应该敲响警钟。(新进入职场的人一定要警惕老板和媒体上关于此类言论的宣传,太多人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而非仅仅自己吃苦就够了,一将功成万骨枯从来都是真理)

区分真正有知识的人和表演者的区别: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都不说,要么就说“我不知道”。他这么说是不会觉得难为情,甚至还会带着一定的骄傲。而从表演者那儿,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一句。(真正有本事的人从来都是懂得韬光养晦的,整天光芒万丈的人早晚是要跌跟头的,这就是真人和表演者的区别)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